国士无双 伍连德

摘自大马华人周刊 · 本周人物                                                                                                                                                                          

国士无双 伍连德

 

 

·2013年1月19日

 

伍连德(1879-1960),1879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祖籍广东台山。1896年17岁的伍连德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维多利亚女皇奖学金赴英伦敦剑桥大学学习。在做研究期间相继在英国圣玛丽医院、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学习,师从诺贝尔获得者Elie Metchnikoff教授与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教授。伍博士7年负笈,共获得剑桥大学5个学位,即:剑桥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剑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剑桥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时,年仅24岁。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的华人。


1907伍博士受袁世凯邀请,到中国担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校长。1910年东北大鼠疫爆发后,伍博士临危受命,做为全权总医官,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让这场连俄罗斯人、日本人都束手无策、死亡人数达6万之多、震惊世界的烈性传染病,竟然销声匿迹,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使指挥这次防疫的伍连德名扬环球。


确定肺鼠疫人传人


伍博士去后马上确定这场瘟疫是鼠疫,元凶是旱獭。另外他大胆推想,这场鼠疫不是普通的鼠与人之间传播的,而是由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因为是通过呼吸道,加上有发烧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他首次提出这是肺鼠疫的概念。当时人们虽对鼠疫有认识,但是都认为鼠疫是鼠传播给人,得了鼠疫的人是不会再传播给人的,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


故当时世界上首次发现鼠疫杆菌的、号称东方巴斯德的日本人北里柴三郎,派人对哈尔滨上千只老鼠解剖没有发现鼠疫杆菌而否认这是鼠疫。而法国的有抗鼠疫经验的知名医生迈斯尼认为这是鼠疫是由老鼠传播的,人与人是不会传播的,也就是现在的腺鼠疫。并且他自认自己资格比伍连德老,要求伍博士让出东北防疫全权医管让他一人指挥。可后来,迈斯尼不注意防护,直接接触病人,不到3天得鼠疫毕命了。


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伍连德博士的肺鼠疫的推想和防治是正确的。正因为他的举世震惊的成绩,日本、英国、美国、俄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墨西哥和中国11个国举行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沈阳召开,伍连德任大会主席,而发现鼠疫杆菌的日本人北里柴三郎俯首称臣,为副会长。这次会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伍博士全权主持,为中国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渊影响。

 

深入研究这种烈性传染病


在东三省第一次肺鼠疫大流行(1910-1911)期间,伍连德就萌生了深入研究这种烈性传染病,撰写专著加以论述的想法,可是当年条件并不成熟。1911年4月在奉天(即渖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International Plague Conference)上,伍连德首次提出的“肺鼠疫”论,得到与会各国专家的认可。1911年7月,伍连德带领助手陈祀邦、仓医生,与俄国专家萨伯罗尼教授等俄国专家组成中俄联合考察队,前往中俄边境考察旱獭间鼠疫流行状况。这次考察的结果,伍连德整理形成《旱獭(蒙古Mamort)与鼠疫关系的调查》,1913年在国际著名期刊《柳叶刀》(Lancet)发表。


之后伍连德博士守在关外,一直到成功的防治了1918年的山西大鼠疫(疫毙约1.6万)和第二次东北的鼠疫大流行(疫毙约9300人)。


正因为他的举世震惊的成绩,让他全球有名,伍博士组建的东北防疫总处也成了世界上最好的研究瘟疫的机构,不仅仅在疾病防疫上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在科研上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里收集的肺鼠疫病人样本、野生类啮齿类动物标本非常完整,在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而收集的鼠疫的流行病学数据也是别的研究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东北防疫总处在鼠疫的流行、监测、诊断和动物实验等方面始终居世界领先地位。


另外在霍乱的防疫、控制及治疗上,同样有突出贡献,居世界领先地位。当时国外许多知名的学者都想去他那儿深造工作,比如,剑桥大学的陈永汉,维也纳大学的奥地利人伯力士,剑桥大学的陈祀邦,爱丁堡大学的英国人罗纳德,哈佛大学毕业的刘瑞衡(后来是协和的首任中国院长)等。


伍连德在东北防疫总处时还设计进行了“旱獭鼠疫菌吸入性实验”,这一当时细菌学研究领域尖端课题获得成功,证实了旱獭鼠疫菌可经由呼吸传染。研究获得的成果令国际瞩目。在一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伍连德完成了肺鼠疫论述(1926年出版)。这部480页的鼠疫理论专著,创立了“肺鼠疫”学说,从此才有各型鼠疫的分类:淋巴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等。这部著作被誉为“鼠疫防治理论的里程碑”。


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肺鼠疫学说的创立为作者带来国际声誉,所以伍连德被提名为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但是,伍连德本人对此却淡然处之,并未留下只言片语,他的子女也不知情。2007年新加坡国家电视台——亚洲新闻电视台筹拍三集纪录片《伍连德博士传》,策划者兼撰稿人、该台国际频道副总裁王丽凤女士,在检索相关资料时发现伍连德被推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原始文献,伍连德女儿伍玉玲得知后异常兴奋,称此文献为首次面世。


而伍连德被也后人称为三士,即获得剑桥大学的第一个华人博士、被皇帝亲自加封的医科进士、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授予的鼠疫斗士。此乃真正的国士无双。


中国的三朝元首清摄政王、袁世凯、蒋介石请伍博士当卫生部长,他都谢绝了。伍博士仅仅要了一个全国海港检疫总处处长。
伍连德发现霍乱,鼠疫等好多流行病都是从海关进入的,当时的海港检疫权在洋人手里,伍连德就说我们要收关,以前洋人说中国没科学家,现在洋人一看伍连德,伍大人国际上赫赫有名的鼠疫斗士,不得不让给中国了,伍连德首次收回中国海港检疫权,任首任处长,兼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伍博士亲自起草了全国第一部海港检疫章程《海港检疫章程》,后被人称为中国自主检疫的鼻祖。最先收回的是全国最大的检疫所——上海检疫所,伍连德自任所长,接着逐渐收回了各港口检疫权。


在短短7年的时间,把中国的检疫水平达到了国际化标准,也成了东南亚地区一流的检疫机构。而中国海港检疫事业能够收回主权、统一号令、开展业务,与伍连德坚持不懈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后来伍连德不仅两次杜绝了哈尔滨霍乱的大流行,而在在上海管海关检疫期间杜绝了上海爆发的中国最大的霍乱的流行,并且霍乱的死亡率远远低于当时的英美法日等国,可以说伍连德对瘟疫的研究和防治是当时世界上水平最高的。
 

在中国组建现代医院


作为中方医学界领导人,伍连德博士与洛克菲勒基金会共同组建了协和医学院,即今天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进而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伍博士首次提出创建中华医学会,他与颜福庆等人共同创建中华医学会,任首任和第二任会长,创办中华医学杂志,首任总主编。伍博士亲自筹办并创建了中国最现代化的医院——北京中央医院,即现在的北大人民医院,伍连德为第一任院长,主持了四年。


伍连德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共20处,共计床位2387张。除上述北京中央医院外,主要的还有:1912年在东北各地建立的防疫医院;1922年受奉天督军张作霖委托建立的当时全国最大的东北陆军医院;1930年以后在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下设的各口岸建立的检疫医院等。1926年还创办了滨江医学专门学校,到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


站在禁毒的先锋行列 


另外,伍博士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就一直站在禁毒的先锋行列,无论在他的出生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还是到中国,到英国、美国等国家,他都力争提倡禁毒,可以说是现代禁毒的先驱,在这方面花费了他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决心把毒品在他所到的国家排斥出去,但是在他有生之年,他尽了最大了努力,还是毒品泛滥,这是他最为遗憾和无奈的事情。


伍连德博士还与王吉民用英文合撰一本《中国医学史》,打破西方学者的民族偏见,让人们看到中国医学的辉煌时代。它填补了中国学者用英文向世界介绍中国医学史的空白,客观介绍了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推动了中国医学史研究的发展。作为一个开创性著作,它在国际医学史界影响很大,至今仍被国外列为医史参考书。尤其近代医学在中国发展状况,包括东北防疫总处研究的鼠疫和霍乱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还有海港检疫的好多资料等均收入其中,成为后人研究中国近代医学史的必读之作。伍博士因此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评为通讯院士,而至今国际科学史研究院的院士,华人不到10位。

                                                                                                                                                                                                  

现在的流行病发作大流行,用的隔离、消毒、戴口罩等等的方法,都是参照伍连德当时剿灭东北大鼠疫的方法,我们现在吃饭用的旋转餐桌也是伍连德发明的。


伍连德去世之前,用英文写成自传 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 《鼠疫斗士:一个中国医生的自传》,由剑桥出版社出版,世界上很有名。伍连德博士的所有研究和工作的场所都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的,在他28岁到58岁的30年间,把自己奉献给了中国造福于中国人民。


1960年1月21日,81岁的伍连德在槟城寓所去世,他走得安详、走得坦然。他本人对新中国充满信心、早将在北京的故居捐献给中国、供中华医学会使用,可是他宁愿以一医生终老而没有回中国享受光环。


1983年,由著名的流行病学家拉斯特主编的《流行病学词典》中,惟一入选的中国人就是伍连德。


为了纪念伍连德的贡献,伍连德医生学会在2012年10月14日正式在槟城成立。学会成立后,除了积极推出了“伍连德医生 – 槟城史迹巡礼“史迹地图及介绍,让公众可以按图索骥寻找伍医生在槟城的历史故事外,该会也在成立短短的三个月时间,组织了代表团参加即将于1月18-20日在北国冰城哈尔并召开的“伍连德博士纪念大会暨第三届寒地心脏病学会议”。


伍永强Eddy Virgo Ng 抄  Arsip MargaWu Medan 


Klik untuk Atikel lainnya 

ASAL USUL MARGA WU 伍氏起源

Video mengenai Wu Lian De 

EddyVirgo pada panel diskusi Blockchain di Kroasia 

EddyVirgo terapkan teknologi Blockchain pada sistim Pemilu

Tonton Video menarik di eddyvirgo video channel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SATRIA Tiada Tandingan: Wu Lian De

MASKER WU SHI